“一旦你尝过天空的味道,你就会永远向上仰望。”达芬奇在五百年前的手稿中写下的箴言,恰如其分地映照着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战略图景。4月23日,中科私董会会长、中科国发(深圳)投资中心主任唐永全率北京空天高科项目团队,在这片长江入海口的热土上落下了低空经济的关键一子。
战略布局:黄金通道联结长三角
在项目座谈会上,飞艇生产及试验基地选址方案首次披露:项目拟落户南通开发区高铁枢纽与深水港交汇处。经测算,该区位可实现1小时对接上海张江科学城、苏州纳米城等创新策源地,3小时覆盖长三角核心产业带。这种“空港联运“的立体交通网络,为飞艇商业化运营构建起战略支点。
展开剩余71%技术突围:军民融合创新样本
项目技术团队突破三项核心专利:
⚪氦气浮力升空系统较卫星发射成本降低83%
⚪柔性太阳能薄膜实现7×24小时持续供电
⚪复合蒙皮材料使抗风等级提升至8级
在应用场景布局上,形成“军用三级体系”(预警侦察、通信中继、战略运输)和“民用三大领域”(应急救援、生态监测、跨境物流)的立体架构。
开发区展示中心:40年积淀铸就腾飞基石
在南通开发区数字化展厅,一组组震撼数据勾勒出“中国式现代化产业样本“的清晰脉络:
时空坐标:1984年获批首批国家级经开区,从长江滩涂到千亿级产业新城,土地开发强度达68%。
产业图谱:形成“3+1”主导产业体系(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、医药健康+新能源),集聚世界500强投资企业90余家。
创新引擎:
中天科技:海底光缆份额占全球1/3,承担70%国家电网特高压工程
浩力森化学:水性汽车涂料打破巴斯夫垄断,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
人才矩阵:44所职业院校年输送技能人才3.2万名,开发区人才公寓提供“拎包入住“服务
当被问及“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商业可行性”配资加杠杆,任正非的话给出答案:“我们要站在后天看明天。”这或许正是南通飞艇项目的深层价值——它不仅是交通工具的迭代,更是空域管理、产业升级、城市治理的系统性变革。当钢铁森林遇见云端巨舰,长三角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飞行传奇。
发布于:江苏省凯丰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